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 
焦点短讯!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23-06-05 12:37:07

核心观点


【资料图】

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更新观念、综合施策、协调推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李佐军 王炳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明确指出,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更新观念、综合施策、协调推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意义重大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力资源重要论述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围绕推进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明确“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建设目标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什么是现代化人力资源、怎样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微观层面上个人素质提高和精神丰富等,也包括宏观层面上劳动力规模扩大和结构改善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作为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附着于“人”身上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最大支撑。

三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依赖于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积累,高素质劳动力队伍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塑造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人力资源,需要从劳动力“有没有”“多不多”转向“优不优”“强不强”,拓展“人才红利”。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需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把握好人口负增长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关系。2022年,我国人口开始进入负增长通道,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2010年达到阶段性峰值的74.5%后,持续下降到2021年的68.3%,未来仍将呈进一步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是对我国人力资源未来发展之问的科学回答,深刻揭示了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仍未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大释放的重要机遇期。因此,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既要防范劳动力规模过快下滑,更要高度关注劳动力质量提升问题。

二是把握好人力资源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的关系。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需要将人力资源内部发展和人力资源外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内部发展看,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且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既包括人力资源各要素的高质量发展,也包括人力资源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优化调整。从外部发展看,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构建与之相应的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三是把握好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与其他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指能够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以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为核心内容的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推进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既要探索人力资源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也要把握好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与人口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等的关系。走好中国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拓宽人力资源研究视野,从战略层面加强统筹谋划,创造有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叠加优势。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需重点从四处着眼

一是稳量扩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总量是决定其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同口径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规模比较优势明显。但是随着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前的6左右,持续下降到2022年的约1.1,以及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处于不断减少的过程中。同时,我国劳动参与率水平也从1990年的84.2%开始持续缓慢下降,老年人力资源的优势也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压缩了劳动力供给的空间。随着我国企业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及时为后续的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供给,就会给后续的产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冲击。因此,建设现代化人力资源,首先要保持人力资源总量的稳定。

二是提质增效。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促进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等全面提升,提高劳动效率,是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由2000年的5.1%上升到2020年的23.5%,但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21年,我国人力资源中人才资源占比约为16%,与发达经济体一般40%以上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2021年西方七国集团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7倍多,但劳动年龄人口不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一半。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20年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攀升至36.8%,但与主要发达经济体70%以上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把大幅提升劳动力素质作为塑造我国现代化人力资源的核心内容。

三是优化结构。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一般是指使劳动力保持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占比相对合理的状态,是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的关键举措。在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结构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仍然较大,劳动技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一方面,企业反映招工难,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一线普通工人也面临短缺。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青年群体存在就业难题,去产能等结构调整中产生的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则更加困难。同时,我国人力资源中能够解决“卡脖子”和“0-1”技术问题的人才太少,高水平工程师和技能人才供给不够,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瓶颈。在此情况下,亟须把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作为塑造我国现代化人力资源的重要任务。

四是合理布局。优化劳动力分布是指通过调整和改善劳动力在地理空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分布格局,使其更加合理、均衡和可持续。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科教资源分布不合理、劳动力流动障碍仍较多等原因,我国人力资源区域布局仍不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我国各类人才重点向华北、华东、华南地区集聚,部分中西部省份和东北地区劳动力外流严重。同时,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在行业间的分布有“脱实向虚”趋势。如不少制造业就业人员转向外卖送餐员、快递员及网约车司机等职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劳动力缺口预计分别达到950万人、450万人、45万人。因此,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亟须加快优化人才布局。

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要从五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优化生育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要围绕生育意愿的长期改善、养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婚育观念的引导构建,促进个体发展、维持性别平等、改善家庭福利、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实现社会融合及共同富裕等,挖掘生育潜能,避免人口长期严重负增长。要重点加强优生优育,加强宣传倡导和健康教育,优化婚前孕前保健服务,加大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力度,持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是着力提升人力资本。进一步提升小学、初中、高中的入学率,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将高中教育纳入我国义务教育支持范畴,将“普职分流”推迟到高考阶段,促进普高职高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现有各类学校自主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作用,深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改革,建立高校专业建设结构调整和预警机制,按照社会需求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自主培养各类专业人才。要以推行技能中国行动为契机,实施国家终身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就业前培训,对企业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对失业人员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实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化、均等化。探索“互联网+”“智能+”培训教育新形态,依托数字技术和平台,为各类劳动者提供更多免费在线学习资源。

三是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努力实现充分就业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深化教育学制改革,在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同时,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质人力资源提前得以释放,提高年轻劳动者劳动参与率。加大对育龄妇女生育相关保障力度,稳定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逐步完善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通过信息无障碍建设和终身学习保障,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再就业。

四是着力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建设统一、公平、高效、规范有序的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深入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有效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缓解当前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积极构建区域产业需求侧和人力资本供给侧良性互动的机制,引导区域劳动力增减分化合理有序,以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破除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流动的障碍,促进劳动力从人力资源高饱和度产业流向人力资源低饱和度产业,从低效率或低附加值产业流向高效率或高附加值产业。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大力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吸引更多劳动力“脱虚向实”。

五是着力提升人力资源治理能力。推动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之间合理分工、有效结合的新时代人力资源发展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管理部门根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健全相应产业链人力资源开发职能。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架构和标准,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大数据系统、专家数据系统,加强人力资源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开发和保护,完善人力资源分类统计体系。加大对人才投入的激励引导,建立国家层面人才开发专项基金。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